積極開拓校園文化建設的新載體。要充分發揮網絡等新型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建設好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校園網站,不斷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渠道和空間,積極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網絡文化活動,形成網絡文化建設工作體系,牢牢把握網絡文化建設主動權,使網絡成為校園文化建設新陣地。倡導使用文明、健康的手機短信用語。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扶持理論學習型社團,熱情鼓勵學術科技型社團,正確引導興趣愛好型社團,積極倡導社會公益型社團。要充分發揮學生社區、學生公寓、網絡虛擬群體等新型大學生組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加強有效引導,確保校園文化的正確發展方向。
校園文化與一般的社會文化不同,它是一個特殊的、經過人們加工創造出來的校園環境,是一種隱性教育因素。這種隱形教育因素可以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巨大促進作用。它可以調動師生教學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使大學生提高自己文化修養,鞏固自己知識結構;可以潛移默化的啟迪教育學生,提高大學生覺悟,培養他們的進取精神;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良好文化環境的熏陶、暗示、感染,提高自己審美情趣,加強自身修養;還可以通過參與各種文化活動,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促進身心健康發展,F階段,我國在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很少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特點,發揮校園文化這種隱性教育在大學生全面發展中的作用,這也影響了我們素質教育的成果。我們應重視校園文化這種隱性教育方式,促進素質教育不斷發展。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精神文化的追求始終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所表現的形式,校園物質文化是實現校園文化的目的重要途徑和載體,是提高學校文化的必要前提;校園物質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撐是我們能更好的體現學校文化內涵。校園物質文化是屬于校園文化的硬件建設,是我們看得見摸的著的東西。校園物質文化的每一個實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各實體結構關系,都反映了校園建設的價值觀。完善的校園文化設施將為師生員工開展更為豐富多彩的寓教文化、寓教文化的教育活動提供重要的陣地,使師生員工教有其所、學有其所、樂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樂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啟迪和教育。
現代化的校園環境文化能夠孕育出高質量的學校教育,一所學校只有不斷加強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將教育思想融入到環境中,讓校園內每一個角落都能夠成為學生們學習的第二課堂,讓文化來引領學校教育發展,提升學校辦學的品味。通過對學校環境進行文化建設,讓學校教育思路更加清晰,學生更加愛好學習。在校園中任何一個區域都能夠進行文化打造,讓學生可以在無意間走進這些角落的時候就能夠學習到不一樣的文化知識。比如學校走廊、樓梯、操場、校園中的一個角落等等。
在傳統的幼兒園設計中,存在著思路單調、刻板,層次不明顯等問題,這導致很多空間被浪費,大量的資源流失不能充分協調被廣泛使用。幼兒園設計者要敢于打破常規,采用先進的設計理念進行設計創作。在幼兒園的整體規劃上要考慮校園文化的體現,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求。幼兒園建設一定要符合兒童成長的特點,要助于幼兒知識的建構,能夠幫助幼兒在經驗生活上有所獲取。要通過不同的區域劃分,來滿足不同年齡層次里的幼兒在發展上的要求。從幼兒的角度出發,注重環境作為隱形教育的效果。幼兒園室內裝修,室內要移花栽木,要利用綠化和小品來溝通室內外環境,擴大室內空間感,這對美化幼兒園室內空間起著積極作用。
教育承載著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校園文化為青年人接受教育和個體成長提供了土壤和環境,不僅服務在校生成長成才,也將優秀文化的精神影響力延展到全社會,是當代中國的寶貴財富。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充分彰顯主流精神、融合多元個性,將獨特的文化氣質植根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事業中。校園文化建設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文化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課程所無法比擬的。健康、向上、豐富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對于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跨世紀人才具有深遠意義。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不斷加強和改進學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優化育人環境,促進學校生健康成長的有效途徑,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手段。校園文化建設拓寬了教育的陣地,從第一課堂延伸到第二課堂,從“三點一線”擴展到整個校園以至社會,同時也突出了校園文化建設中廣大師生特別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各級領導要把校園文化建設列入學校的議事日程,討論和制訂校園文化建設總體規劃并納入學校發展規劃中。要充分重視學校領導層的決策和導向,強化執行層的引領和落實,切實做到黨政齊抓,系部共管,師生共建,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使校園文化健康發展,使學生在校園文化的熏染和浸潤中,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質,把體現學校精神的科學態度、文明風范、價值觀念等帶到社會,影響和感染其他人,從而實現一所學校的精神、價值、作風和理想追求。
學校和教育系統也不乏各種提高各科教學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但這顯然還是不夠的,我們更應該把目光放遠,提高教師的全面綜合素質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水平和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何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如何贏得學生的好感(或者說學生的心),等等,這些因素在某些時候一點也不比專業教學知識次要。而這些能力哪怕提升1個百分點,也會讓學校前進一大步。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將我們老師的素質進行有效提升,將使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真正邁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