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影響著我們社會生存的多種方面,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寶貴的遺產,應當發揚廣大。但教育要面向未來,首先要具有現代認識,表示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上,既要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又要致力表示出來時期精神,吸納填充先進文化的營養,構建校園新文化整體體系,用全新的文化培養一代新人,這是時期給予我們的光榮而又困難而多而重的擔任的工作。學校教育,構筑的是封閉的校園文化整體體系,使青少年能在一個相對潔靜、安全的學校環境中茁壯成長。但社會文化對學校的影響也不是學校所能永遠抵抗得了的,學校只有積極主動地獻身于社會環境,構建走開放性的校園文化整體體系,通過校里外的互相作用、互補,才能使學生禁受各種鍛煉,加強學生對多元文化的鑒別、挑選、批判、抵制有經驗。
以校風建設為載體,形成學校精神文化。確立正確的辦學理念,堅持"質量立校,建設精品學校"的辦學方向,以建設優良的校風、教風、班風、學風為核心,通過狠抓領導班子思想建設,形成勤政務實的工作作風;通過狠抓教師師德師風教育,形成嚴謹的教風;通過狠抓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形成濃厚的學風。實際上,高校校園的講臺、舞臺無一不反映了當代社會思潮、經濟建設、學術研究等最新動向,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大大開發學生的智力,拓寬視野,激發他們渴求知識的欲望,從而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同樣,開展社會服務、青年志愿者活動、知識文化下鄉等活動,使大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開闊了他們的視野。
弘揚主旋律是時代進步的內在要求,也是文化規律和校園文化活動的內在要求,對于推動和提升校園文化活動具有重要作用。時代的主旋律代表時代精神,表達人美好思想情感。校園文化要為廣大師生和學校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就必須表現時代精神。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師生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層次的,在弘揚主旋律的同時,應該使形式新穎,方法應富于變化,途徑應多種多樣。
以就業為導向,加強職業指導工作是中等職業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校園文化建設是加強職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利用校園文化活動的有效形式,如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積極開展職業指導工作。教育部明確規定中等職業學校職業指導工作“要通過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學、入學和畢業教育、班主任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社會實踐和課外活動等形式,實現職業指導工作的全員化、全程化”。校園文化建設中必須“注重宣傳先進的企業文化以及行業勞模和學校優秀畢業生的事跡”。引入社會上先進的企業文化,使之扎根于校園文化的土壤中。
建設學生滿意的一專多能型教師文化。教師是學校特色文化建設的主體。我們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本的管理理念,以師德師風建設為核心,切實加強教師的教學文化和組織文化,建設嚴謹高雅、務實進取的教師文化,塑造一支“敬業、反思、創新”有思想的教師隊伍。我們強化師德教育,讓“以滿意的情緒激勵學生每一天微小的進步; 以寬容的情緒對待學生的差錯”成為每位教師的座右銘,并化入每一個教學行為中。加強師能培訓,培養“一專多能型”教師隊伍是“科技、藝術和三結合教育”特色創建的師資保障,我們要求教師除了精于本學科專業以外,教師人人都要學會一門專業技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學校文化建設使得校園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營造出良好的創建特色學校工作氛圍。凝聚學校精神的標志隨處可見,體現學校辦學思想、育人目標和整體風貌的;、校旗、校歌、校訓、校服等成為亮點。校園里學生牢記校訓、詠唱校歌、佩戴;粘蔀榱晳T。學校建筑設計、整體布局、建筑風格處處體現學校文化內涵,開辟了科技教育、藝術教育、家庭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題文化墻,融入學校教育思想、辦學特色和培養目標。打造精品校園文化,提升學校文化品位,進一步彰顯學校的個性魅力和辦學特色。增強師生對學校特色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準則。校園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觸摸的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園之中的人時時、處處可以感受得到。首先是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素質的提升,不完全來自課堂,課堂之外的活動,包括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是提升素質的重要渠道。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學校的校容校貌,表現出一個學校整體精神的價值取向,是具有引導功能的教育資源。
校園文化建設的研究是當今教育研究的一大熱點,如何認識高校文化的特點,如何建設適合高校自身發展的校園文化,如何利用校園文化加強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這既是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又是一個重要的實踐問題。校園文化是隨著學校的出現而產生,是一種綜合性的多形態、多層面的文化現象。校園文化來源于社會文化,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是社會文化在校園中的折射和反映,也是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具體而言,校園文化是指學校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為促進師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展,以廣闊的校園為活動空間,以特定的校園生活方式和校園精神為特征,以廣大師生為主題,所創造的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
對于學校文化的觀念認識,則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指學校文化包含了校園生活的多種內容,既有物質的也有制度和精神的,從事文化活動的主體是教職員工及學生,活動范圍涉及教學、科研、有組織的或無組織的閑暇生活等,主要體現于一所學校對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綜合要求。另一類是指學校內的學生文化,主要以學生的閑暇的生活為背景,其主要內容是學生組織和社團活動。教育學者鄭金州在其著述中把學校文化界定為“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慣形成的共同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其中,精神文化是學校文化的觀念層,是學校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學校發展的精神動力,它包含學校精神和辦學理念等內容,學校精神是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所創造和積淀下來的、為師生認同和遵循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行為習慣等方面的一種整合和結晶,其核心內容和表現形式是一訓三風。